几大重点城市严苛的限购政策,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增长想要摆脱房地产捆绑的决心。然而在一季度经济实现“开门红”之后,实体经济的脚步还是稍显沉重。近期亮相的28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显示,企业盈利仍较弱。同时,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(5.7%)仅为全社会投资增速(10.7%)的一半、国企投资增速(22%)的1/4,实体投资积极性很低,经济还没有完全步入良性循环、自我复苏的阶段。经济企稳的较大功臣当属房地产,而巨额信贷则为房地产回升发挥了金融加速器的效应。下一步,房地产能否延续向好态势,似乎依然成为影响全年经济走向的重大因素。在期待房产市场在休养生息之后再发力的同时,房产市场衍生的环保市场显得动力十足。
成交收窄 房产市场自我调整
表面上,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3%的增速,创近两年单季新高,但靠加杠杆助燃,推动重点城市改善型和投资需求释放是主力,成交的高热度不可持续。30大城市成交同比增速已由3月份的79%收窄至61%。其中,一线、二线城市成交增幅分别由3月份的73.5%和96.4%收窄至-8.2%和88.3%。重点城市楼市向好趋势转弱。
重点城市楼市火爆与货币宽松、加杠杆趋势下楼市金融属性凸显相关,表现在房价和需求相互支持。目前,沪深楼市投资客(买房非自住)占比20%-40%,深圳周边的东莞和惠州、中山,北京周边的“北三县”,上海周边的无锡、南通,投资客占比40%-80%。但进入4月份以后,房价上涨减弱,4月份百城房价环比涨幅收窄0.45个百分点,一线城市收窄1个百分点。房价上涨预期减弱,加上清理“首付贷”等场外配资,销售端或冷却,滞后于销售6个月的开发投资必受冲击。